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富资讯>正文

富资讯

一篇颠覆你认知的“固收+”爽文,俞晓斌详解如何做到?

2022-03-02


孙子兵法《军形篇》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说人话就是:先求不败,而后求胜。


这句话,烙进了富二家“固收+”基金经理俞晓斌的心里。经年累月间,他的投资布局里,立于不败之地是起手式。在富二家,俞晓斌管理了富国稳健增强基金(A类:000107;C类:000109)等基金,其执掌了总计300多亿的资金规模(数据来源:定期报告,截至2021年末),耳听“固收+”的大浪轰鸣,眼观各类资产。



基金经理: 俞晓斌 硕士 


14.5年证券从业经验,超5年基金管理经验

2007年7月至2012年10月任上海国际货币经 纪有限公司经纪人;

2012年10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高级交易员、资深交易员兼研究助理;

现任富国泰利、富国两年期理财、富国稳健增强、 富国天盈、富国一年期纯债、富国双债增强、富国泰享回报基金的基金经理。


他说:真正的成就感,来自于基金持有人的肯定。


他觉得“固收+”真正的成功,长时间维度,是给投资人绝对收益,短时间维度,是提升投资人持基的体验感。


从纯固收转型“固收+”,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在进化。突破认知、开拓能力圈、明确目标,一切都在变化中看似无声的迭代进化。富二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俞晓斌的故事,文章很好读,一起来理解其追求回撤可控下的收益增强。



谈到价值观时,俞晓斌不假思索地说:


➤  要善良,更要坚强!


这句话,讲给我听,也讲给他自己。


从纯固收转型“固收+”,并不简单。有那么一段日子,也曾经,俞晓斌挣扎于困惑、纠结甚至是痛苦中。


固收+,加的不仅是收益,还有风险。无数新的变量,在“+”中产生,纠缠成一团乱麻,不断弯曲纯固收的直线思维。


已在纯固收中长袖善舞的俞晓斌,需要适应。他开始钻研股票,分析可转债,以及各种可以“+”的资产。


“适应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多痛苦几次,反而就开悟了。所以,你们会看到,在固收+领域,我走的是独属自己的道路。”俞晓斌说。


俞晓斌的“加”特色,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


➤  顺势而为 追求胜率


他意识到,在权益市场的波动里,与主流相伴的重要性;他也意识到,盲目跟随主流,在波动时会身不由己。于是,他把核心,放在了高胜率。


“我做过调研,发现一般的投资者,对回撤时间的忍耐力极限,是六个月。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尽量别打破投资者的极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拿的住,赚到钱。”俞晓斌说,“所以,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区间胜率,对我很重要。”


1


在喧嚣中,仍要恪守本质——这是俞晓斌的世界观。


投射到固收+里,俞晓斌会强调:固收+,固收是本,“+”是辅助,不可本末倒置。


进一步的解释,是无论如何“+”资产,固收+产品的核心要义,仍源自固收产品的首要职责:为客户提供风险调整后的绝对收益。


听起来,这像一句老生常谈。但只有身在其中的基金经理才知道,此处,知易行难绝不是一句空话。


在近两年固收+的规模爆发里,由于“+”资产中,股票和可转债可能叠加出相当高的权益仓位,导致部分产品在追求高收益的过程中,波动率显著增大。


于是,有投资者会调侃说,“固收+”一不小心变成了“+固收”。“+”资产变成了主导。


“这是我要规避的情况。富国基金固收+团队的投资理念,是风险调整后合理的绝对收益,它的优势就是低回撤前提下,相对较高的风险收益比。”俞晓斌说,“我们追求的,是回撤可控下的收益增强。”


俞晓斌的底气,来自于富国基金强大的固收团队和权益投研。


譬如,他执掌的“固收+”产品——富国稳健增强基金,债券投资比例不低于80%,策略是中高等级信用债为主,适度配置利率债、可转债等。


而在富国基金,四个专业小组足以成为俞晓斌的支持:利率组、信用组、转债组、大类资产组,他们分别就宏观策略、纯债投资以及转债和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等,提供支持。


针对信用债的风险,富国基金内部还自建了“排雷系统”,在信用风险的把控上,以严格和精准著称。


而不高于20%的股票仓位上,是40余人的富国权益研究人员的协同。他们跟踪研究的股票库,共覆盖千支股票,分为多个一级行业及几十个二级行业。


宽广的视野,让俞晓斌的股票投资决策,游刃有余。


“所以,我可以从最具优势的固收入手,积累‘安全垫’,让产品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根据形势,审时度势地‘+’资产,追求合理的、更高的绝对收益。”俞晓斌说。


2


在固收+的战场,“+”资产的配置能力,兵家必争。


从俞晓斌的投资视角远眺,他认为,“+”资产,绝非简单地将不同类别的所谓“优质资产”逐一相加。这很像一门手艺活。


“固收+资产配置的特征是多类别,目标是在一定时间维度内,获得较纯债产品更高的收益率。但约束和难点,是产品收益路径规划。”俞晓斌说。


而顺着“先求不败,而后求胜”的思路,在俞晓斌的“+”资产上,我们看到了变与不变


变,指的是思维之变:从纯固收思维,进化到固收+思维,几字之差,却如跨越千山万水。


譬如股票投资,从纯固收基金经理的视角,应是如教科书般的价值投资。但事实上,在A股摸爬滚打过后,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为什么按经典理论买的那些价值股,又便宜,基本面又好,也给了充裕的时间等待,为什么就是不涨呢?”俞晓斌回忆说。


更让他痛苦的是,那些按经典理论明明不便宜的股票,却不断地在A股演绎风格轮动,两相比较,落差之大,倒逼俞晓斌深度反思。


善学习的俞晓斌,很快找到了问题的实质:在任何一个市场,定价权始终掌握在主流思维手里。所以,变的关键,是要深度理解主流


俞晓斌发现,A股市场的参与者鱼龙混杂,思路百花齐放,博弈氛围较浓,这导致在指数表现平淡的时候,结构性行情亦能此起彼伏。因此,顺“”很重要。


“动辄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布局股票,很难获得我所要求的高区间胜率。那是权益基金经理的方法,不应是固收+基金经理的做法。”俞晓斌说。


但俞晓斌又发现,如果单纯地顺“势”,就无法阻挡高波动风险的入侵。而这,对于严控回撤的俞晓斌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在变中,他会坚守不变


◆  俞晓斌的不变,指的是坚守绝对收益理念的初心。他不会为了博取高收益,置基金产品于高风险之下。


◆  俞晓斌强调,在股票选择时,顺“势”之中,他会将胜率放在赔率之上:既要好公司,也要好价格。如果二者难以兼得,好价格可能更重要。


“我们最重视的,是性价比。也许公司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好价格可以给我一定的保护,这是股票投资的‘安全垫’。”俞晓斌说。


在俞晓斌的权益持仓中,你会发现,白马股占有相当的比重。


◆  俞晓斌认为,在当前自己的能力圈内,白马股更符合自己的定位。

✧一方面,它的商业模式和价值,更易被自己理解;

✧另一方面,相比较而言,它的波动性会更小一些,与自己产品理念契合。


“但不排除,未来权益投资的理念、经验积累的足够,我也会去破圈。”俞晓斌笑着说。


3


自打理固收+基金以来,俞晓斌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现在,放在‘+’资产上的精力,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俞晓斌说。


这其中,他专注在可转债研究与投资上的精力,占据不小的比重。


在过去的2021年,因为可转债市场的异常火爆,固收+基金的业绩PK,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可转债的布局。


而俞晓斌涉足可转债市场的时间,始于2017年。这方面,他具有很强的优势。


  “可转债兼具债性和股性。对于固收+基金来说,债性是立于不败的‘安全垫’,而股性则是求胜的好工具。”俞晓斌表示。


在俞晓斌的投资策略里,如果可转债有明显债性托底,那是非常好的布局机会,因为直到目前,可转债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极低。


而当正股上行时,可转债的价格弹性就会出现,可以为组合提供可观的收益增强。在俞晓斌眼里,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资产。


“近两年,可转债扩容很快,加上条款对投资者相对友好,因此催生了丰富的投资策略。固收+基金如果能善用这个市场,收益是可以乐观一些的。”俞晓斌说。


但在自己的固收+基金里,俞晓斌特别强调,可转债的使用,一定要和正股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不仅不能同向,而且应该有一定的负相关。


◆  俞晓斌指出,因为股性的存在,可转债配置如果和股票同步,即买了正股的同时,还买了对应的可转债,那实质上的权益仓位会很高,对应的风险也会很高。


“这种高弹性的做法,不像固收+,倒像偏股型基金了。”俞晓斌说。


不仅如此,为了控风险,俞晓斌还会强调,要慎重对待高价可转债的投资。


俞晓斌曾做过实验,在某个阶段去同时投资高价可转债与中低价可转债,然后进行业绩归因。最后他发现:从胜率角度,中低价可转债完胜


◆  俞晓斌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低价可转债的自然胜率就高,另一方面,高价可转债的上涨,需要正股有巨大涨幅的推动,但除非在一个特别大的牛市初期,否则这种概率会比较低。


“我的思路,假如可转债在130元以上,风险特征和正股类似,可以兑现这部分收益。因为,如果看好正股,可以不买转债,直接买正股。”俞晓斌说。


所以,在当前,俞晓斌在耐心等待,可转债新的布局良机。


4


俞晓斌严控回撤的技巧,隐藏在他的操作中。


譬如,对股票的买入,他采用的是碎步建仓,即便非常看好一个股票,通常他也是分批、分价位逐步买入,尽可能规避阶段性杀估值的风险。


而且,他的股票持仓,是很分散的。他的股票仓位通常在10%到15%之间,而以申万一级行业为参考,一般情况下,单一行业的仓位尽量不超过两个点,单一个股的配置尽量不超过1个点。


又譬如,在纯债的配置上,俞晓斌的核心要求是“稳定”。因此,久期不能太长,这令上行回撤的幅度可控;此外,持仓个券的要求,是几乎不暴露信用风险。


而在可转债层面,正如前文所说,俞晓斌有非常清晰的买卖策略。在他认可的价格区间之外,宁可静心等待。


而在这些子策略之上,俞晓斌会对整体大类资产配置,设置一个总策略。这个总策略,与他对低波动的要求相匹配,从投资的起手式,就做好了对回撤的严控。


“即便再看好市场,也要留有余地。上限设定了,就不要去突破。”俞晓斌说。


所以,在固收+蓬勃发展之时,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俞晓斌会强调,胜败的关键,其实只有四个字:


➤  知行合一


提示:本文系对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的整体介绍,不代表对特定产品投资管理的承诺或预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拾贝的微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富国基金授权转载。)


了解更多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