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热门资讯>量化级掌柜>正文

量化级掌柜

“底部结构”已确认,反弹行情或可期待

2022-08-07


客官们好,我是“技术分析看A股”的图八哥。


上周咱们还担心,突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是不是会把A股拉向深渊,现在看来,确实是想多了,毕竟咱们实力摆在那儿,就算想让它跌一跌给个超抄底的机会,但实力不允许啊。


所以本周,大家的关注点从“怕跌”转移到了“上涨还能不能持续“的问题上。


先说结论,八哥认为,市场可能已经有了企稳反弹的迹象了。


复盘8月4日下午,大部分宽基指数出现了不同级别“底背驰”共振迹象,然后市场就开始企稳反弹。


八哥所说的“底背驰”信号, 就是对前几周所说的“底部结构”的确认.而且八哥回溯过历史,市场一旦出现类似“底背驰“共振现象,至少在未来5-10个交易日内,市场大概率保持震荡向上的走势,胜率在66%左右。


知识点:当多个级别的k线图都出现了“底背离”(如下图中黑色线所指部分,上证指数股价下行、但是MACD和DIF却是走平的),这种底背离共振就叫底背驰.现在上证指数出现了1小时级别的“底背离”和15分钟级别的“底背离”共振。


图:上证指数出现了1小时级别的底背离

数据来源:wind资讯,安信证券


另外,从回调比例的角度看,7月初以来,上证指数无论是调整时间还是调整空间,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4月底反弹幅度的50%左右。从大盘的历史涨跌规律看,50%的回调比例是常见的企稳反弹规律,也就是说正常而言,从回调比例的角度看,本轮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或已基本到位。


图:上证指数本轮下调幅度已经达到了前期 反弹幅度的50%

数据来源:wind资讯,安信证券


综合以上回调比例和底背驰的分析,八哥认为,现在可能可以确认底部。


从反弹的空间来看,上证存在一个11-13周左右的周期波动规律。考虑到自4月底以来的本轮反弹以及近期的调整已经经过了13周,而且对应的高频温度计一度低于10(意味着在该级别上有超调的迹象),因此八哥认为,随后反弹的性质至少可以和本轮调整的性质相当。


换句话说,至少在8月剩下的时间内里,大盘有望整体处于震荡上行状态。

数据来源:wind资讯,安信证券



关注八哥的客官,可以利用上证指数ETF(510210)实现上述技术分析观点。


一周热点回顾及展望


7月经济数据出炉,出口强但内需弱

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由6月份的51.7降至50.4,仍位于扩张区间,官方PMI为49,下降至收缩区间。


解读:财新PMI样本偏向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其读数扩张与官方PMI的收缩有差异,主要原因或来自于7月出口较佳,而内需较弱,使得部分沿海企业景气度高于整体。财新和官方PMI读数都有所下降,均显示由于疫情反复和生产进入淡季等原因,7月经济复苏边际放缓。

向前看,8月经济能否延续复苏态势是A股中枢能否上移的关键。政策端,政治局会议表述继续积极,但下半年政策再“加力”空间有限,以落实执行为主。海外端,7月联储议息会议落地,海外市场从交易“加息”到交易“衰退”。展望未来,若8月经济继续复苏,行情或由7月流动性推动的小盘成长行情扩散至整体市场;若复苏不及预期,市场或继续震荡“以时间换空间”,等待三季度经济逐步复苏。


策略热议:小盘成长行情能否持续


上周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小盘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多家策略分析师认为,后续小盘成长风格仍能持续占优。


解读: 复盘来看,中小成长风格走弱,大多对应着经济平、流动性收紧.当下仍旧是成长股最好的宏观环境: 经济拖而不破,弱复苏背景下赛道之外难寻亮点;银行间利率维持低位,估值压力不大。


可能打破现状的三个因素:经济复苏超预期(稀释剩余流动性)、CPI超预期上行(制约货币政策)、中美地缘政治升温(降低风险偏好)。


美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法案通过


解读: 参照20年欧洲推进补贴政策,19年4季度酝酿,20年1月落地,A股电动车板块基本实现翻倍表现。美国电动车政策的落地代表中美欧在汽车技术路线上全面拥抱电动化,在能源形式上选择低碳,将进一步加快全球电动车渗透率预期。


下周三,央行将公布7月信贷社融数据,国家统计局将公布通胀数据


市场预计7月社融数据可能同比少增, 7月CPI同比或从2.5%上升至3.2%。


解读: 预计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0.7-0.8万亿(去年同期0.84万亿). 信贷投放的季节性淡季,且地产风险、口罩反复等因素拖累,需求复苏不佳是导致信贷同比少增的主要因素,再次表明实体需求不佳.股票资产方面,需求复苏迟缓,价值板块或较难出现系统性机会,高景气特征且对低利率更敏感的成长板块具备比较优势,成长或继续强于价值。


通胀数据上行,或可关注农业等抗通胀板块的投资机会。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常言道,技术分析犹如盲人摸象,以上看法不能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交流啊。

风险提示:根据历史信息及数据构建的模型在市场急剧变化时可能失效。


相关文章:

关注这个微信号

0人阅读
0